在未知層次卻有知工作的--良知意識
魏台鳳 2011.10.25
心理學家自佛洛伊德始便發現:人類受著意識的支配而生活。並將意識的層次分為前意識、意識和潛意識。而另一心理學家容格則發現了人的集體潛意識。這些研究將人類的心識層次做了清楚的表述,並讓人們得以認識自己和瞭解感受由何而來,因而自學習中得到健康的心理及生活。
近代的心靈工作導師海寧格,又將人類的意識如何作用了人們的生活和行為,並以隱含的律則一再重覆的模式出現,縱使人們感到痛苦和厭倦,仍是不由自主的複演著,這是良知意識的運作。
良知,一直是人類演化進展中很重要的部分。我們以為良知是綱常、是道德律、是社會觀感,所以我們選擇依循自己的良知判斷,以為是好的,因為我們都自認為自己是好人,是對的和有理的一方,然則,所謂的良知已被內在的自我秘密審評為好與壞時,每個人處在不同的文化和價值觀時,放諸四海標準何在?個人的良知意識又豈能定絕對的好與壞呢?
比如說在已開發國家,人們進行生育控制的行為,是意識到地球資源的有限,個人和家庭以培育「菁英」為己任,和非洲多數地區待開發國家的人們毫不採取任何避孕措施的原始觀念,就無所謂對與錯—一位亞洲人不能去評斷非洲人的文化是好的或不好的。
又如因信仰形成的文化觀念,對吃素或不吃素、吃豬肉或不吃豬肉…等等的分野,也不能用個人良知去定奪,哪一種飲食對人們是對的或是錯的評價。我執的態度常也是良知意識作用的結果。
然而,我們卻常常被內在良知的審評左右著自己的生活,我們會秘密的依照自己的良知意識去過著看似非理性的生活;就如同一段痛苦的伴侶關係、或疾病、或工作狂、或其他…。因為所有的行為都有個動機(在意識層次),而動機的催生者就是良知意識(無意識層次)。
如果一個人的良知是看著父母的伴侶關係而認為伴侶關係只是因義務而生活在一起,所以忍受著杆格不入,在她/他的內在秘密的跟隨了父母親的不幸福婚姻模式。如果家族中有人因為某些理由而被家人排除了,個人依循著良知的判斷,用生病來呈現對排除者的悼念,以為如此可以彌補缺憾,讓自己是一個清白無辜感的好人;生病是讓被排除的家人被看見!而良知又如何運作成為工作狂呢?個體以為成功是證明自己的存在;以及做為家庭的拯救者的必要途徑,為達到成功而成為工作狂。這在許多政治人物和企業領袖身上可以看到。如此等等,只是簡化的舉例看似有意的生活其實是無意識的進入一個模式中。
海寧格說的良知意識等同於佛陀所說的第八意識:阿賴耶識,他在一個深層的心靈位置--無意識層,卻隱密又有力的影響著。
有時,我們可以在夢境中捕捉到自己的良知意識的蛛絲馬跡,因為夢境常呈現我們白天時意識活動中想隱匿的部分,卻以一種滑稽或弔詭的圖像呈現在夢中,我們可以在夢境中去分析出內在良知發出的訊息。
當然,辨識出良知意識是提升自我很重要的途徑,承認自己有“好我”與“壞我”的部分是同樣的重要。人類因為追求生命的意義所做的努力,是超越佛洛伊德所講的:人是受“性驅力”而奮力生活的。在人類進化的痕跡看來,人們一直在為存有而努力,良知則驅策著這“存有”而創造出歸屬性,歸屬感使人們掉入盲從。
在一次國際性家族系統排列研習會上,海寧格示範了一個個案:當事人對好的良知的追隨或壞的良知的追隨,何者是他心靈的真正意圖?有趣的是,當事人帶著滿臉詫異的表情看著自己(當事人的代表),自然而然的靠向壞的良知代表時,一直到個案排列結束,案主都還無法自“不可置信”中醒來!雖然他站在自己“壞”的良知身邊是這麼樣的自然和舒服。
那麼到底什麼是我們該追隨的呢?放下對、錯好、壞的判斷;覺知每個當下的自己和真實感受,進一步可以覺察到感受來自何處;包容這些想法,無法決定時就先擱著,靜心觀照自己的念頭,刷洗去不必要的罪疚感,讓意願去引導;在一個感覺舒適的境界與你的良知意識融合。
一個融合的歸屬感是沒有分裂;沒有競爭的,沒有你我的分別;只有合作與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