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6日 星期日

只要每個人都像個人的樣子,國家必會像個國家的樣子


只要每個人都像個人的樣子,國家必會像個國家的樣子
《俞敏洪14篇疫情日記》


作者 l 江不流
 台鳳:鏗鏘之音, 勇敢之聲。俞敏洪先生,以企業家的視野道出重中之重
明晰的點出 個人、民族、國家、制度, 在此 痛定思痛之後深切的反省。
如果一個人,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制度無法接受質疑,無法接受挑戰, 那麼就是沒有反省的能力,也就沒有力量去通過種種考驗!!
江不流先生,斯人矣!

123日,武漢封城到今天,已經過去了整整21天。 
大多媒體把這次抗擊新冠肺炎比喻成一場戰爭,而一場戰爭是由許多次戰鬥組成的。從鐘南山到李文亮,從瘋搶雙黃連口服液到聲討武漢紅十字會,從不出門、不添亂、躺著就是為國家做貢獻到一票中小企業號稱撐不過三個月,躺著等到復工才發現復工也是失業……

戰鬥一次次打響,大多數人隔岸觀火,少部分人在微博和朋友圈裡搖旗呐喊。 
《“尷尬”的黑澤明》裡有句話:人只有在不涉及自己利益的時候才會講“道德”。 
我們都是俗人,所有的立場都源於自己仍然可以置身事外,沒有被感染或者直接衝擊。而真正的勇士,是那些衝鋒在這場抗疫戰爭前線的人。 
他們可能是一線的醫護人員,比如鐘南山、李文亮;可能是不幸感染病毒的患者及其家屬,比如武漢的倩倩,她的父親、母親、哥哥全都確診了;可能是看過人間最極致的惡卻依然選擇相信人間的普通人,比如杭州保姆縱火案的受害人林生斌,這次疫情他捐了5000個口罩;也可能是被直接衝擊的企業主,比如今天的主角,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 
130日至今,俞敏洪連續寫下了14篇《疫情日記》。在27日的日記裡,他寫道:
魯迅先生要我們“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但我們很多人已經“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了。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也沒人能獨善其身。 
俞敏洪是一名企業家,但這個身份的基座,卻是跟我們一樣的中國人。
在社會災難、公共危機等巨大的時代洪流下,其實每個人都只有一種身份:中國人。這是一個共同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就如昨天刷頻的鐘南山院士含淚悼念李文亮醫生的視頻一樣,他們都屬於醫生這個共同體。

今天這近萬字,是我結合俞敏洪《疫情日記》與疫情之下的世相百態,進行的梳理和總結。
  
01
關於公共管理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俞敏洪在日記裡,寫了這麼一句話: 
我媽小時候罵我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怎麼不長記性呢?” 
這次災難,既是天災,也是人禍。我們常常說痛定思痛,千萬不要像非典一樣,疫情一過去,好了傷疤忘了疼,等到下一次疫情來臨又手忙腳亂。 
這次疫情出現後,如果武漢能夠高度重視,及時發佈疫情提醒;又或者老百姓有更多的發聲和反應管道,基層的問題能夠第一時間被決策層獲知,就不會造成目前全國範圍的疫情。

很多事情,我們知道真相常常太晚。小事變成大事之前,常常層層瞞報,層層資訊隔離。等到變成了大事,再自上而下問責,一層層嚴肅處理。
層層彙報的管理方式,決定了任何事情寧可做過頭,也比有疏漏強。仿佛只有過頭了,才能告訴上頭,我已經盡力了。但如果遇到需要當機立斷、當場決策的事情,又不敢擔當,層層向上彙報,再一層層批復下來,耽誤時機。

背後的邏輯是:在層層負責的同時,每一層都在努力推卸本來應該承擔起來的責任。 
比如湖北紅十字會,國人捐了那麼多資金和物資,要不就是沒有分發下去,要不就是分發的醫院不對,甚至還有特權者予取予求,並且有人在網上出售捐贈物資牟利。再比如武漢市慈善總會,接受社會各界慈善捐款30億元,卻將其中27億元上交財政。
這可是救命錢啊,本應專款專用。

相比之下,九州通接手紅十字會物資分發後,只用了2個小時,就把倉儲的物資分給了各個醫院。而同一時間傳出的消息是,韓紅親自為韓紅基金會接收的物資進行分發,累得住院。

中國人有兩句古話,一句是“在其位,謀其政”;另一句是“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這一次抗擊疫情時機的耽誤,讓很多人都在反思問題出在哪裡?微博網友@呂繼群說得好:

“承受巨大的損失和傷痛後的我們,也在反思,兇手是誰?它叫冷漠無情。一天天報出的冷冰冰的數字,沒有一句致哀,人情何在?它叫處置無能。一個月過去了,捐的菜入市賣,捐的物呆庫房,病患無處醫,物資無處買。它叫謹小慎微。發現問題,不敢拍板,層層上報,層層審批,貽誤戰機。它還是漏洞百出的應急機制,是不專業的管理隊伍,是形同虛設的綜合考核體系。”

02
關於老百姓
中國人總是被他們之中最勇敢的人
保護的很好
俞敏洪在日記裡寫道: 
我是一個從底層走出來的人,一直對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和命運比較關心,希望瞭解他們,看看能夠為他們做些什麼。如果天天在高樓大廈五星賓館之間穿行,不瞭解老百姓的生活狀態,就等於你完全不瞭解中國。

中國的老百姓堪稱全世界最好的老百姓。 
要他們站出來時,上到企業家、下到環衛工,捐款捐物不甘人後,哪怕企業自身也面臨生存危機,哪怕捐的是自己的養老救命錢也在所不惜。

疫情之中,幾乎每天都能看到這樣的新聞:
農民把自己種的菜直接拉到醫療隊分文不收,小飯館的老闆每天免費為醫護人員做幾百份飯菜,在國外旅行的人直接把一箱箱口罩背回來送到公務人員手裡,醫護人員和志願者,主動請纓搶上一線,共赴國難的家國情懷,中國人比世界上任何國家都高。

而要他們退下來時,他們又具有高度的服從性和配合能力。不管是封城還是交通停運,老百姓的怨言並不多,甚至發揮特有的中國式幽默,自嘲在家躺著也能為國家做貢獻的日子要好好珍惜。

有記者採訪武漢志願者,微博網友@蜘蛛猴麵包,問他為什麼要出來當志願者?他說:“我是武漢人,畢竟這是我們的城市啊!”

作為中國人,我們生於斯、長於斯、歌哭于斯,其實背後都是對腳下這片土地深沉的愛。正如基辛格在《論中國》中所說:

“中國人總是被他們之中最勇敢的人保護的很好”。

03
關於社會
只要每一個人都像個人的樣子
國家必然會像個國家的樣子
俞敏洪在日記裡的思考,值得每個人細讀: 
我一直認為,一個美好的社會,就是讓盡可能多的人越來越善良的社會。我們應該設置什麼樣的機制,讓人與人之間的善良得以傳遞,讓邪惡可惡的行為儘量減少甚至絕跡? 
首先,人的提升,是要放在第一位的,畢竟國家是由人民組成的。今天讀到一句話特別好:
“國家並非抽象,它是由一個個人所組成的共同體,是人民支撐的國家;只要每一個人都像個人的樣子,國家必然會像個國家的樣子。” 
另外,如何培養中國人的理性精神和科學精神,是中國教育一個重要話題。本質上我們是一個感性的民族,我們的儒家文化是以感情依附為前提的。 
我們的教育中,理性能力和獨立判斷能力的教育太少。跟著感覺走,成了我們的一大特徵。

因為缺乏理性,就容易被情緒所主導,容易被人忽悠:互聯網金融被忽悠、買保健品被忽悠、買各種藥物被忽悠,甚至前幾天還出現了全國人民瘋搶雙黃連口服液的鬧劇。
  
04
關於人性
我們的個人權利
自古至今就沒有得到過真正的保障
  
俞敏洪在日記裡說:
這一場疫情,已經不僅僅是一場人與病毒的戰爭,更像是一面照妖鏡,把很多妖魔鬼怪、魑魅魍魎照得原形畢露,是一場人性中善惡美醜的大較量。

前幾天在日本,有武漢的一家三口要坐飛機回重慶,已經做好了充分防護,也沒有感染症狀,但被全體飛機上的乘客阻撓,不讓上飛機。日本人勸說了半天不管用,最後孤零零的一家三口被丟在機場,不知所措。 
這樣的事情已經發生了不止一次,每一次都會加深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和仇恨。 
無錫一人被疑似隔離後,街道居然把他的小貓拿到野地裡去活埋了,而街道原來是答應讓貓在家裡隔離的。 
雅安一位69歲的老人確診新冠肺炎。他有意隱瞞途經武漢漢口返回雅安的事實,並多次在外活動,密切接觸者達100餘人,包含30多名醫護人員。醫生曾多次詢問他是否有武漢、湖北等地居住和旅遊的經歷,他一直否認。

武漢有一社區,有位大媽為了保護自己,把社區的門鎖起來,不讓下班的護士回家休息。而且放言說就是因為小妮子是醫院的,怕傳染上我們,所以不讓你進來。

更讓人痛恨的是,在全國人民悼念李文亮醫生的時候,居然還有人在罵李文亮,說他發傳染病資訊是沽名釣譽,是為了給自己拉流量,得病後的表現是為了得到別人的捐款。

我原來一直相信,人不管多麼惡,都是有殘剩的良知的。就像王陽明說的那樣,讓盜賊脫最後一條短褲,他也會感到羞愧。

每每看到這樣的新聞,總給人一種深深的無力感。比如有些地方禁止武漢人入境,對武漢人惡言相向;各地封路的背後,儘管是必要的自我保護,但內中也洩露出了一種冷漠,一種各人自掃門前雪的自私。

俞敏洪在日記裡坦言,很想去探究這背後深層次的原因。

其實,從古至今,我們許多個人的權利就沒有得到過真正的保障,一個權利不被保障的人,沒有任何長久的安全感。所以就形成了兩種心態,一種是有好處趕緊占,因為如果不搶不占,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那個店了,沿著這條線,我們就養成了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思維邏輯。

另一種心態就是別人的好壞和我沒有關係,既然我自己沒有什麼長久的安全感,我為什麼要去在乎別人的權利呢?

我們指責個別人是沒有用的,我們要思考的是:為什麼會有產生這種人的社會土壤,並由此改善社會土壤的結構。 
05
關於媒體
偽知識份子多以對自己有利無利為標準
真知識份子則站在普世價值上進行判斷
  
俞敏洪在日記裡寫了兩段話,請細品:
有一些喜歡歌功頌德的寫手,已經開始發表對於政府官員抗擊疫情如何辛苦進行描述的的詩歌和報導。其中有一首詩,幾乎把縣委書記和縣長寫成了比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還要更牛掰的人物。

在這種時候,真正有良知的媒體應該認真去關心一下普通老百姓,那些被傳染了疾病的人和那些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他們的處境是什麼?而不是跟著領導後面,屁顛屁顛的跑。領導也許真的很辛苦,但等疫情結束了再來看功過是非似乎更好。回顧,能夠讓我們把事情看得更清楚。 
幸運的是,我們總有人在堅守自己的價值體系。武漢作家方方說: 
“現在我雖然不是湖北作家協會主席,但我還是個作家。我非常想提醒一下我的湖北同行,以後你們多半會被要求寫頌文頌詩,但請你們在下筆時,思考幾秒,你們要歌頌的對象應該是誰。如要諂媚,也請守個度。我雖然人老了,但我批評的氣力從來不老。”

方方在談到知識份子的時候曾說
“在我看來,在對一件事情或一個人的判斷上,偽知識份子多以對自己有利無利為標準,真知識份子則站在一個健康社會共同認定的價值標準上進行判斷。知識份子從未像現在這樣墮落。” 
06
關於李文亮
別老想著“舍小家,為大家”
  
武漢中心醫院宣佈李文亮醫生去世的那天,俞敏洪在日記裡寫道:

“我的心一下子墜到穀底,失魂落魄,內心瞬間充滿了悲憤和痛苦,一個人關在書房裡,痛哭了半個小時。” 
隨後,他發了一條微博: 
在這裡,我對武漢市中心醫院李文亮醫生的去世,表達我沉痛的悼念。他是八個最早發聲而被訓誡的醫生之一。希望他的先期呐喊和寶貴的生命,不會白白付出。這裡借用魯迅先生的詩來寄託我對李文亮醫生的哀悼:豈有豪情似舊時,花開花落兩由之。何期淚灑江南雨,又為斯民哭健兒。李文亮先生安息!
為什麼李文亮醫生的去世會牽動這麼多人的心?

大家的悲憤不僅僅是因為李醫生去世了,而是悲憤於一場本來可以防範的瘟疫,在小範圍內可以被消滅的瘟疫,最後演變成了一場國家級別的災難。

李文亮醫生其實只是如你我一般的普通人。從訓誡書可以看出來,他面對員警的時候,也很害怕,承認自己是“造謠”,還寫下了“明白”兩個字。如果這次疫情沒有爆發,那他“造謠”也就坐實了,這極有可能還會影響到他未來的工作和升遷。

這件事情,讓大家看到了言論寬容度的不足。一個社會,一定需要有一定程度的言論寬容,才能讓真實資訊流傳得更快,讓大家的猜疑減少,加速社會的透明、穩定和發展。

那麼,怎樣分辨誰才是真正造謠和說謊的人呢?

光依靠官方一個管道來分辨是明顯不夠的。這就像通過計劃經濟把全國的經濟規劃好一樣,落實到具體的環節是很難操作的。提高對於謠言和謊言的解析度,最重要的是三條管道: 
一是提升政府做事情的公信力和媒體的公信力,讓全國人民相信政府說的話和公共媒體說的話是可靠的,可信的;二是保持資訊暢通,提高老百姓自己的分辨力,讓老百姓對自己的言行負起責任來;三是用公開公正的法律手段來處罰造謠和說假話的人,保持程式公正,而不是某個行政部門在不瞭解情況的前提下,自己來做裁判。

回頭看,我們寧可李文亮平平常常、默默無聞活著,也不願意因為離世而變成大家心目中的英雄。我相信,李文亮自己也一定願意普通而快樂地活著,而不是作為英雄去犧牲。 
老祖宗早就說了:修身齊家,然後才是治國平天下。 
照顧好自己和家人,就是在為國家做貢獻。別老想著“舍小家,為大家”,沒有一個個小家的幸福安康,哪來大家的國泰民安? 
李文亮醫生去世後,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說了一段公道話: 
“武漢市的確欠對李文亮的一個道歉。武漢和湖北的主官們也欠對湖北和全國人民的一個鄭重道歉。武漢市的主要官員為什麼不在李文亮病重期間去慰問他,為什麼不早一些推翻之前對他的態度?我們的一方政府和官員們做錯了事情,向受了冤屈的人道個歉鞠個躬,難道就這麼難嗎?”
  
07
關於企業
員工是毛,企業是皮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根據俞敏洪的日記,這場疫情,也給新東方帶去了嚴峻的考驗: 
地面課堂全面停課,上百萬寒假班的學生不能上課,如果全部退費,新東方就只能關門大吉,七八萬老師員工的生計,立刻就成了問題。所以俞敏洪臨時決定,把課堂搬到線上,讓願意的學生在家裡上課。 
可這一轉變並不容易,首先新東方的線上系統並沒有準備好,其次新東方的老師大部分沒有線上授課經驗,再者家長和學生是不是願意線上上課也是個問題。

但不管怎樣,轉變總比坐以待斃要好。除夕夜幾萬老師就開始線上訓練,所有技術人員和研發人員夜以繼日終於準備好了線上系統。 
可是131日,正月初七,新東方線上授課的第二天,伺服器就遭遇了外部猛烈的攻擊,導致眾多學生沒法上課。 
那一天,俞敏洪在自己的《疫情日記》裡寫道:
我也想在這裡向駭客攻擊者說一下,在這種大家都需要互相説明的關鍵時刻,全中國人民都在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的時刻,我不管你是出於什麼原因攻擊新東方,都是不恰當的。 
人做事情是要有底線和共識的,如果沒有底線做事情,最後互相之間的惡行就會越來越多,生存環境就會越來越差。
21日,線上授課的第三天,有家長在互動群裡質疑:既然是線上上課,為什麼不免費或者大幅度降價?

俞敏洪的回復,道出了疫情之下無數企業的無奈: 
我想說實在是做不到哇。這次疫情事件,實際上讓所有培訓機構的成本都提高了,而不是下降了。教室裡不能開課,房租照付,老師員工工資照付,課堂搬到線上系統後,又額外出現大量的系統運營費用。如果因為線上上課了就免費,新東方基本上撐不到3個月就煙消雲散了。
這還是新東方,一家俞敏洪自稱“算是有點家底”的上市公司,遑論其他中小企業。

想想要是一大批民營企業活不過這個災難,對於中國的經濟、就業、發展,帶來的影響和傷害可能比新冠肺本身還要大。如果說員工的就業是毛的話,那千千萬萬的企業就是皮,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網上有傳言稱王健林提出,所有萬達廣場,都免收租戶一個月的租金,不知道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那才是中國企業家有擔當的表率。 
08
關於擔當
當你開啟一份事業
就是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給了它
  
作為一名企業家,俞敏洪在日記裡,詳細記錄了自己和新東方在疫情期間的一些所作所為:

125日,武漢新東方學校宣佈向湖北的醫護人員子女免費開放新東方寒假班和春季班;126日,新東方向湖北紅十字會捐款2000萬元;127日,全國新東方學校的寒假班向各地醫護人員子女免費開放;同時新東方提供了150萬份春季免費線上大班課程,和20萬學生的免費外教口語線上課程。

“我本來在大年初一,是要帶著全家出國度假的,如果出國了也可以不回來。但我作為新東方的第一負責人,怎麼能夠把幾萬老師員工和管理者,扔在國內不管,自己去逍遙呢?在非典時期我就一直堅持在一線,17年後的今天,我依然必須堅持在一線領導全體新東方人奮鬥。

當你開啟一個事業時,你就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給了這個事業,不管出現什麼情況,你都沒有理由和藉口離開這個事業,否則就是對事業的背叛。所以面對任何挑戰,你必得赴湯蹈火、義無反顧,這也必將是中國一代代民營企業家的宿命。”

特殊時期,一家有擔當的企業到底該如何作為?福耀玻璃董事長曹德旺的一段話,可以結合俞敏洪的言論對照思考:  
“哪個企業帳面資金會超過三個月?我們整個企業的預算,資金就是要控制在三個月以內,周轉天數一般100~120天,三個月是正常的。捱不過三個月是你自己的事情,企業必須自救。”

09
關於國際社會
中國人好像一直有破壞的習慣
覺得不把舊的砸掉新的就不會到來
  
俞敏洪在日記裡,對於疫情之下,國際社會對中國的援助和陰謀論,打了兩個非常精當的比喻。一個是斧子的比喻,一個是鄰居的比喻:

人的心態很有意思,不少人都會陷入丟斧子和偷斧子心態。當你丟了一把斧子,你認定是某個人偷的時候,怎麼看這個人都像是偷斧子的人;當你找到了斧子後,怎麼看這個人都不像是偷斧子的人。 
有一些人認定美國任何事情都會對中國上下其手搞陰謀,所以怎麼看怎麼都是美國人在搞陰謀;也有些人認為美國人做一切事情都是對的都是好的,但其實也不儘然。 
美國是一個國家,國家有國家的利益和訴求,所以美國可能出於利益會做對中國不利的事情,但同樣美國也有可能做對中國有利的事情,因為這樣做對他們同樣有利。這次美國藥物開放給中國,個人認為就是一次人道主義行為,不存在陰謀不陰謀。

在全球化的時代,幫助對方也是幫助自己。我們最好不要陷入別人做一切都是惡意的,只有自己是高尚的思維模式。

有報導說84個國家對中國人入境進行了限制。於是網上又是一片罵聲,說平時從中國撈了不少好處,但關鍵時刻把中國給拋棄了。 
其實,這又是反應過激的做法,我們做一個簡單的比喻就明白了: 
如果你鄰居得了傳染病,你還會允許你的鄰居自由出入你的家門嗎?你不允許出入,並不意味著你對鄰居不友好了,只是為了更好保護家裡人。同時,這並不妨礙你繼續給鄰居送藥端水,問寒問暖吧?

我們看到禁止中國人入境的國家,很多同時在源源不斷為中國輸送物資,還有很多人對中國人民表示慰問。這和上面所說的鄰居關係,是不是一個道理?
我們應該更加理性看待這些問題。理性思考,能夠讓我們更加強大,也讓我們更加容易融入世界。世界上的大部分問題,無非是經濟問題和道義問題,從這兩個角度看問題,也許我們能夠更加看清各方關係的本來面目。

何止如此,這兩天有一張圖在網上廣為流傳。
在日本舞鶴捐給大連的物資箱上,寫了兩句詩: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上次日本送武漢的物資箱上就寫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不得不說日本對於傳統文化的保留和應用,比中國要做得更好。明治維新後日本就全面西化了,但日本的全面西化,並沒有以消滅傳統文化為代價,而是盡力保持兩者並存。在日本,上千年的古廟、古城,一直都保留得很好,百年以上的企業也有六萬多家。

反觀中國人,好像一直有一種破壞的習慣。覺得不把舊的砸掉,新的就不會到來。

從項羽燒阿房宮開始,到五四運動時高喊“打倒孔家店”,再到今天對於古建築的拆除,好像一直沒有消停過。

這又何嘗不值得我們反思?
10
關於人生
人生這本回憶錄
是蒼白無力內容空洞,還是心潮澎湃熱淚盈眶
完全看你今天如何下筆

俞敏洪在日記裡,寫了一個朋友的朋友的故事:

我有一個朋友的朋友,因為某些問題度過了四年的監獄生活,當其他犯人都在度日如年的時候,他背誦完了《牛津雙解詞典》上的大部分單詞,並把英語學到了高級水準。出獄後,他利用自己的英語水準,遨遊了大半個世界,而且還翻譯了幾部英文著作。

人生,無時無刻,都是可以為未來做好準備的。生命的精彩,我們或多或少可以自己掌控。

疫情之下,蝸居在家,我們到底該做些什麼,俞敏洪的這段話頗有啟發。 
法國作家莫泊桑也說過: 
生活不可能像你想像得那麼好,但也不會像你想像得那麼糟。我覺得人的脆弱和堅強都超乎自己的想像。有時,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話就淚流滿面;有時,也發現自己咬著牙走了很長的路。 
疫情之後,我們真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這幾天在網上有張照片火了,一個病人在方艙醫院的病床上認真讀書。他讀的是福山的《政治秩序的起源:從前人類時代到法國大革命》,照片火了之後,該書作者、美國學者法蘭西斯·福山竟然也在推特上轉發了這條新聞。

這張照片讓我看見了一束光,一束不甘被疾病制服,和命運抗爭的光芒。 
人生多艱,我們一方面要順天意,一方面要盡人力。
順天意,就是我們不用天天去想什麼時候會死,自己嚇自己;盡人力,就是我們要努力保持身體健康,安居樂業。我們的人生,既要做好明天可能不在的準備,也要做好可能會活到一百歲的儲備。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心態,怎樣把它們結合起來呢?

一方面,我們要把每一天過好,因為生命是由每一天組成的。如果每一天都過不好,那就是一輩子過不好。每一天過好,本質上飽含了兩個內容,一個是要活在當下,讓今天這個日子過得豐盈愉快。另一個是要為未來做準備,因為大概率你還會活很久。 
今天的我們,不應該沉溺於過去的失落和痛苦,不應該讓過去積累的負能量影響我們的今天。那些拖住我們今天後腿的東西,該踢掉蹬掉的就踢掉蹬掉。總有些人喜歡抓住傷口不放,總有些人被失敗擊垮,那是因為他們太專注於昨天了。

今天的太陽升起,應該是一個全新的開始,心裡的難過,一定要留給昨天。 
另一方面,我們一定要今日事今日畢。今天事情不做完,就會變成明天的負擔,連累到明天的生活品質。連動物都知道為過冬儲備糧食,人的高明之處,就在於能夠為一輩子儲備資源。比如我們上大學,其實就是為一輩子儲備知識和能力。 
最幸福的人,就是能夠把今天和明天結合的人;最成功的人,是今天做的事情滿心喜歡,又同時為明天儲備資源的人。

人生無常,並不等於做事情無常。 
人生要期待未來,並且為未來而努力,因為大多數人會一生平安,度過漫長的時光,總要為自己和世界多做些什麼。但我們誰也不能預料,明天是不是就不再屬於自己。所以我們要學會活在當下,欣賞我們遇到的美好,善待我們遇到的一草一木,善待我們的親人,善待我們遇到的每一個人。

我們的一生,就是一本回憶錄。當你老了,這本回憶錄,也許只有你一個人會讀。當你閱讀的時候,是蒼白無力、內容空洞,還是心潮澎湃、熱淚盈眶,完全看你從今天開始如何下筆。

狄更斯在《雙城記》的開頭,寫過一段名言: 
那是最美好的時代,那是最糟糕的時代;那是智慧的年頭,那是愚昧的年頭;那是信仰的時期,那是懷疑的時期;那是光明的季節,那是黑暗的季節;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 
這句話用來描述當下,尤為貼切。 
我們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遇到了“愚昧、懷疑、黑暗和失望”,也看到了“智慧、信仰、光明和希望”。

最後,我想用俞敏洪日記裡的一段話,作為本文的結尾,送給大家: 
晚上出去散步,發現天空星星閃爍,半個月亮掛在中天。透過柳樹枝頭,看那半個月亮,覺得好像有無數的手在托住一輪光明。 
如果喜歡文章,請記得轉發分享。祝各位及家人平安、幸福——江不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