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4日 星期三

轉載: 晏子的處世哲學

轉載: 晏子的處世哲學



司馬遷欣賞的人物很多,但能讓他說出「就算幫他駕車都甘願」的人卻很少,其實《史記.管晏列傳》對晏嬰的紀錄很少,只記了兩則軼事,那麼晏嬰到底有什麼魅力,讓太史公甘願為他駕車呢?
(
身處權力結構之下,其實沒有多少人膽敢反抗不合理的命令,除了概括承受,私下抱怨,多少人真能做到、「國有道,即順命;無道,即衡命」的大是大非呢?)

司馬遷對晏嬰的崇拜,大致可以從以下幾點來看:
第一、晏嬰知人善任
晏嬰的故事很多,司馬遷卻特意記錄兩則知人善任的故事,其實很故意,這兩則故事一個是說晏嬰解救越石父,一個是說晏嬰發現車伕改過自新後,予以重用。這兩件事其實都不算大事,但相對於晏嬰解救越石父,李陵案一事竟無人解救司馬遷,那麼司馬遷故意選了這個故事還表明他崇拜晏平仲,意思就很明顯了:晏嬰知人善任,不就是要諷刺漢武帝用人唯親嗎?晏嬰解救石父於縲紲中,不正自傷李陵案無人為之辯白嗎?而晏嬰知錯能改,不也在影射武帝剛愎自用嗎?最後以晏子之賢,在車夫面前依然「常有以自下者」,這句在暗喻什麼,不也不言可喻了嗎?

第二、「國有道,即順命;無道,即衡命」

司馬遷崇拜晏平仲的第二點,應該可以從這段話看出來:「國有道,即順命;無道,即衡命」——意思是「國家有道之時,晏嬰會執行合理的命令;反之當國家無道時時候,晏嬰會衡量命令本身是否合理,合理便執行,不合理便根本不執行」。

這是一般人很難辦到的,任何一個有工作經驗的人,都知道要拒絕上司的命令,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就算明知上司的命令是不合理的,又有多少人膽敢拿自己的升遷與薪水開玩笑呢?其實歷史上很多悲劇,都是屬下配合上司的欲求一起製造出來的,比方說……

比方說美國攻打伊拉克,中情局所謂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在哪邊呢?不就是屬下配合上司偽造出來的嗎?希特勒的種族淨化,有多少當時偉大的科學家為「墮胎」「優生」背書呢?難道他們不知到這種行為違背學術良知嗎?日本的太平洋戰爭,山本五十六明知結果一定失敗,為什麼還是要執行呢?再看看其他人為的災難吧,鐵達尼號會撞上冰山,不是不知道在有冰山的區域開快船危險,而是船長不願意違背船公司創紀錄的要求;而史上最大的空難,1977327583造成死亡的兩架波音747對撞的意外,肇事飛機的副機長也「質疑」機長的判斷卻始終沒有阻止他,因為自己的升遷權在機長手上,所以沒人願意拿自己的前途開玩笑,問題是賠了別人的命會有前途嗎?假如連自己的命也賠上,那所謂的「前途」又在哪裡呢?

這些最終造成無數死傷的災難,在災難發生前,屬下往往不是沒發現;有不少屬下也試圖要「建議」,但他們最後都選擇「服從」,因為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他們甚至也可以用「服從是軍人的天職,而執行國家的法律是理所當然的」當藉口來否定自己的良知,可是如果他們自始至終都認為自己是對的,當初又為何要反對呢?既然認為自己的上司是錯的,又為何要服從呢?說來說去「人之所以『委曲求全』」,最後愛的,不還是自己的利益嗎?

晏平仲根本不執行不合理的命令,這是司馬遷崇拜晏平仲的原因;當然反過來說,晏平仲之所以膽敢不執行不合理命令,大概也是深知他的上司雖是昏君,卻也不是暴君;反之如果晏平仲的上司是漢武帝這類的暴君,晏平仲還能安安穩穩當他的三朝元老嗎?

司馬遷崇拜晏平仲,一方面固然是嘆服於晏嬰的道德勇氣,另一方面,我想多少是感嘆何以自己的君主縱然雄才大略,氣量反而不如昏君吧?

第三、「君語及之,即危言;語不及之,即危行」

有同學問,晏嬰為什麼可以活到最後?我想這句話是重點:「君語及之,即危言;語不及之,即危行」——上司跟他講話,他直言;上司沒跟他講話,他做他該做的事。

這是晏嬰的處世哲學:你問我,我直說,說了刺傷你也不干我的事,活該你要問我!既然你要問我,無論答案讓你爽不爽,你都要概括承受;反過來說,既然你沒問我,那我顧好權責範圍內的事就好了,我也不用向你示好,我也絕不拍你馬屁,因為我該做的事情,是效忠人民,不是效忠上司!

這是晏平仲的處世方式,一個字:「直」,相當程度上,其實也是一種保命之道;因為那段話反過來講,意思就是「你不問我,我也不主動跟你說話;你既然要問我,那就是問話的人要負責。」他既保障了「少說少錯」的安全,卻絕不是「不說不錯」的鄉愿;他不主動說話,一旦說話,卻必然是危言危行,犯顏直諫;危言危行而犯顏直諫竟能全身而退,身受李陵案牽連的司馬遷,當然只有拜服啊!

第四、晏嬰在乎的事民眾利益,而不是君王利益:

孟子曰:「今之所謂良臣,古之所謂民賊也。君不鄉道、不志於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我能為君約與國,戰必克。』今之所謂良臣,古之所謂民賊也」其實古往今來,所謂名將名臣,多的事這種聚斂之臣,孟子罵他們「民賊」,就是我們今天說的「合法的強盜」。但晏子面對「通姦被殺」的國君,又是什麼態度呢?「晏子立於崔氏之門外,其人曰:『死乎﹖』曰:『獨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曰:『歸乎﹖』曰:『君死,安歸﹖君民者,豈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豈為其口實,社稷是養。故君為社稷死,則死之;為社稷亡,則亡之。若為己死,而為己亡,非其私暱,誰敢任之﹖且人有君而弒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將庸何歸﹖』門啟而入,枕尸股而哭,興,三踊而出。人謂崔子必殺之。崔子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這段話翻譯成白話文,意思是:

崔杼:「你要為國君殉難嗎?」
晏嬰:「他是我一個人的國君嗎?為什麼我要為他死?」
崔杼:「那你要為他逃亡嗎?」
晏嬰:「犯罪的人又不是我,如果犯罪的是我,我就逃亡!」
崔杼:「那你要歸順我嗎?」
晏嬰:「國君都死了,我歸順你幹嘛?何況國君的責任難道是凌駕百姓嗎?應該是以國家為重才對吧!人臣難道只要有薪水領就好了嗎?人臣的責任應該是扶持國家吧!所以今天如果國君是為國家而死,我就跟他一起死!如果國君是為了國家而逃亡,我就跟他一起逃!現在國君是為了一逞獸慾才被人家做掉的啊!我又不是他的寵臣,幹嘛為他死呢?我幹嘛為他死?幹嘛為他逃?何況又能逃到哪邊去呢?」

知識份子,多的是「平時袖手談心性,臨為一死報君王」,該勸諫的時候不勸諫,不該死的時候,卻平白無故跟著一起死。晏嬰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置君王之死生於度外,相對於千千萬萬逢迎的、諂媚的、不盡其道而死的庸錄之臣,司馬遷能不佩服嗎?

以上,是我對司馬遷為何崇拜晏嬰的理由作分析,其實原因不止於以上四點,但夜深人睏,言盡於此,望江湖高人四海兄弟,繼續予以補充說明了。


PS.紐倫堡大審的判例:「軍人對不符合人道的命令,可拒絕執行。」不過古往今來勇於反抗者寡矣,可見在「權威梯度」下,人的良知,何等渺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