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系統排列論壇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系統排列論壇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8月6日 星期三

道重於術---談系統排列---發表於中國第五屆家族系統排列論壇專文

道重於術---談系統排列

作者:魏臺鳳 2014/8/6

---發表於中國第五屆家族系統排列論壇專文 

     排列師常是在拯救他人的強烈衝動中去學習成為助人工作者的。同樣的,許多主辦方也有這種渴望助人的衝動,不然就不會有這麼多人來經營工作坊了嘛!這衝動的初始確實可以幫我們創造了許多助人又互助的機會;然而,漸漸的,我們得停下來覺察這衝動的背後所持守的態度是什麼?有一個什麼樣的習氣是我們該修為的?如果我是一個渴望成為療癒師的人,先決條件就是要走得比別人快些---也就是說,對自己根性上的覺察要有更多的修煉。

   對於一個系統排列的修習者,就以這個小故事來比擬:

       有一位年輕人到山上請一位長者傳授劍術,年輕人跪下向師父行禮說:「師父,假如我努力學習,請問需要多久能學成?」

    「也許十年罷!」師父答。

    「我家人期望我功成名就已久,我希望早日學得絕技,光宗耀祖。如果我更加刻苦鍛煉,那要多久能學成?」年輕人有些失望的問。

    「如果這樣,大概需要三十年!」師父答。

    年輕人疑惑的說:「你先說是十年,現在又說要三十年,我願不惜付出任何代價,我只求捷徑,一定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學成。」

    師父很安詳地說:「這樣你就需要七十年才學得了。」

    自古以來對正確道理的傳授是很少人能聽懂的,並且人們喜歡將聽來的道理又加上自己的詮釋,這詮釋往往符合自己的內在利益,所以道理失真就讓到達頂峰的路更遙遠。基於這樣的瞭解,我們更應盡己所得到的智識傾全力的去教導;將療癒得到的愛與滿足感分享出去。

勿將排列淪為占卜之學

     學習系統排列有如習修易經;一面我們知道如何卜卦可以占出我們想求知的答案,另一面我們要完全讀懂繫辭,才能說占、解占。系統排列是專注在人類心靈、情感層面的學問,當然這層面直接關係到人們生活的快樂與否,這個學問也如易經一樣要學“數術”,更要完全明白海寧格的洞見,如此,術才有功;有它的效果,否則,排列也只是一種技術的操作--如果宇宙間平衡的次序,含藏的力量說不明白,進入不了人心,操作排列也就只是排列師和個案的一場心智遊戲罷了。

     在孔子以前,上至帝王下至販夫走卒盛行著占卜問事,易學成了人們生活中卜問吉凶的依據。先聖大儒孔子在深入易學的研究後,重新將易學義理化,又賦予道德與哲學思想,終於將淪為巫術占卜的易學轉為宇宙與生命的哲理,成為後世儒人必修的一門學問。孔子以自身孜孜所學、勤奮求道的表率,力訓他的門人不得以易術求問斷事,並且明言:可以用理性解釋而清楚抉斷的,何必求諸卜卦呢?也因為孔子重視演說哲理,從心理學上去指點迷津,使易學成為中國最珍貴的寶典。

      同理而觀之,當我們時時將海寧格的中心思想內化於生活中時,排列就不是一個必要的程序了!當然,這裡所指的,仍是針對排列師而言。
      如果只是依樣畫葫蘆,內在的信念就無法展現堅實的力量。

      今日的科學幫我們找到看不到的事物,生命的奧秘、情感的歸向、問題的解決就如宇宙本體是肉眼看不到的,透過科技我們看到了!但沒有這本體,科技也沒有存在的意義;系統排列方法就是術。術是道的呈現,它是事情的本身,透過術讓我們瞭解宇宙本體的意義。

      同樣的,系統排列的術也只是要完成宇宙本體交付的任務而已。道的最上乘是無為,然而系統排列的運用是有為之法,要如何以有為達到無為?則是所有學習者應共同致力的。

    我們如何透過系統排列技術去闡釋道呢?如果我們知道自己具備的力量如此之大,道的力量是無始之始,我們必然會謙遜下來。放焦點在“術”上的運用,則會掉入戲劇性思維;走在世世代代的角色中因循而已。真理只有一個,而分享半真理是危險的,它比謊言更危險!因為謊言很容易被發現,但是半真理卻會流傳久遠,讓人誤信為真。

以道入世

    很多學習者自海寧格的工作坊或DVD錄製的現場教學看到,並震撼於海寧格所帶來的能量和洞察。各位追隨者所不知道的是:海寧格有長達數十年的靈修生活,這是奠定海寧格能彙集十幾種心理學理論與技術而發展成靈性排列的基礎。海寧格的靈性修為和自我療癒的過程是如此深厚,也才能創建一條道路,用心理學立論與架構將「道」給引領給人們!

    我們知道海寧格時時將宇宙的運作勢能用老子的一個“道”字作解,以他著作等身的論述,僅僅一個“道”字解釋了一切,作為一個排列師若沒有宇宙論,系統觀如何解釋得完全這一個“道”字呢?

           我們看似趕羊的人;但要記住,人類絕不是羊群。

——趕著人們回歸到道的正途上,是需要一些技巧和方法,道的引導是站在高維處的引導,如果排列僅是線性思考---過去-現在-未來,那麼人類仍在他的過去或未來打轉。人們或許一開始需要你的引導與召喚,更多吆喝之後,牠們像是綿羊,但人類的心靈是永不可駕馭的,人類的腦意識需要理解:走在這條道路上是多麼有風景,只有成為自己的牧者,這力量才是道之本然。

    系統排列的序位觀點就是一個將道帶入生活的觀點。比如孔子尚禮,禮就是我們生活次序的具體表現,一舉一動或左或右,進與退都是禮,揖讓、俯仰都是要以禮,舉止不得體叫失序;因此,中國的禮教思想早已深植序位於生活。當年孔子周遊列國到處送“禮”,這份大禮雖然那時的君主沒人敢收,但世道人心卻收下來了,我們後代的中國人才有如此絕美的文化傳承!

    海寧格曾提醒:「我對問題的描述已提供了解決方法,因為好的描述是包含着解決方法的。」他強調排列工作要「在解決之道上下功夫,非在問題上下功夫」,這個提醒說明了幾件事:

1. 問題常常似是而非,需要排列師敏銳的觀察力和自我覺察的能力。

2. 排列師是個觀察者,在客觀的事實上尋求解決,而不是套入排列場上的戲劇化去介入。

3. 解決的方向是朝向大系統的方向,也就是道的方向;而不放焦點在問題上。

     如果一位排列師在排列的過程中一邊闡述他的看見,並能立即性的去阻斷繼續延展的戲劇性,那麼療癒便會在當下之點上發生。現代身心靈導師賽斯說:「地球是我們的學校!每個人來到世界上都是來修課的。」因而,系統排列的工作坊幫我們看到實相,找到真理,而不是借術來改變個人的命運!

道與術互相為用

    系統排列是實踐的學問,道理要讀懂然後去執行才會容易,這叫知難行易。

    排列師的功能在「說道」,不是「替天行道」,同樣是道,差之千里!道是真理,路是實踐,老師可以將道理說得愈通透,路就愈清晰。

    要明白排列的真正目的,是現象學與道的引導互相為用的,純講道理讓人聽起來枯燥乏味,單純排列又讓人摸不着頭腦感覺空泛玄奇。系統排列呈現的現象世界要能解釋得有理有據才能引發人們對自我深入認識的興趣,一個位置的改變,一個深度的鞠躬,立即改變場域上的動靜,這道理背後深刻的意義:宇宙萬有這個大系統,如何的蘊含了其他的次系統,而各次系統之間又如何的相互影響。在個體與整體之間又如何的相互攝受,這中間產生的作用力不是機械式的反應,而是環環相連,在場域上要能看到這些密不可分的有機結構,着實是排列師要下的功夫。

 道的運作在真相中

     系統排列是一種現象學的工作法,排列師是在一種隱而不顯的現象中觀察真相,並勇氣十足的在所見到的真相中工作。因此,排列師常要抽離出場域,以大系統的眼光去看到場域中的每個人,甚至要拋棄當事人的描述,才能得着客觀事實,也就是真相。要知道,縱使個人的問題相同,尋求解決的方法卻是各個不同的。排列師不能以主觀的經驗去引導,或是執著一套理論,公式化的套在類似的個人問題上。要知道,人是如此殊異,每個個體是如此獨特,一個家族的遭遇更是如此千絲萬縷;當一個排列師能夠時時抽身出來,便能用嶄新的眼光去尋求解決之道。而解決的答案都是很個別性的,很難重複的。

     系統排列是一個能量生成場的場域,是宇宙的慈悲運作所提供的一個機轉,讓人們得以在這個場域中習得解決之道。因此,這解決的第一要素是當事人的領悟心,要引導當事人到達一個澄澈的境界,道的方向就是越簡約愈清明。如果當事人一直在他的問題裡打轉,那麼縱使系統排列將他帶入好幾世的糾葛中又如何走得出那纏繞的受害意識中呢?一切的解決之道仍在回到當下,回到現實生活中。自場域上的「看」得來的能量,重新整理,最終當事人要活出真實的是自己。

    當然,排列師以完全敞開的意念,並時時用全新的視野去觀看場域上的發生,並因時乘變活用道理,深刻瞭解天地間的無常性,洞見,才能避免僵化而讓真相埋藏。

    對於當事人的尊重,保持不亢不卑,不批判的態度,同時尊重場域上所有的發生,是排列師得以看到真相的原故,而道也就因排列師的隨順引導而得到生生不息。

 顯化「仁民愛物,民胞物與」

    做為一個教者,一位排列工作者,如何充分的解釋與說明並能讓當事人領悟排列所要呈現的“道”是必要的。這是工作者顯化「仁民愛物,民胞物與」的修為。在執行上就是溝通。溝通,就是傳遞心念的要素。我們做為助人工作者的人,將仁愛傳達出去,這心念是善的,如果不透過講「道」如何使對方能瞭解呢?這服務便輸送不出去了!海寧格也說:「一位排列師要維持一顆無愛、無懼、無為的心。」簡單講就是平常心。

    因此在排列場域上,不僅如何呈現排列,說明排列的現象學更是重要,而將現象學的詮釋到達“道”的境界,就不是海寧格可以傳授得了的了;那是每位排列學習者的精進處!

        一位排列師帶着的態度是不欲求,不企圖,沒有特定目標,不過度介入時,保留讓當事人發覺解決之道的自由;這是一種境界。 如佛陀所說:「借假修真!」儘管一切是虛幻,我們仍是要透過虛幻來看到靈性本我。

 走向天人合一

    做為一個系統排列師,不是來拯救他人家族命運的;相反的,我們是透過與個案同步療癒的過程,來幫助自己,使自己的靈性得到淨化、揚升。

    海寧格的思想在排列場域中帶領人們尋得了然性;讓人更容易感悟和感動,也愈來愈可以捐棄小我的侷限性,提升了人們的高度,人道與天道就自然合一了。

    至聖、大賢都是人們的定義,這裡不在要求排列師要如何的莊嚴;相反的,只要能持守中道:保持仁民愛物之心。時時保持覺察自己的內在狀況,也就離道不遠了。



2012年12月13日 星期四

個案結束後,我們該做什麽?



                               個案結束後,我們該做什麽?

                                                                                       攝影:謝皓之
                                                         費漠塵
隨著家排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人傾向于靠家排個案來解决自己的人生難題,這是好事。也因此,有越來越多的人受益于家排,成爲家排的忠實粉絲、推廣者,幷有一些人將家排作爲助人事業的一道工具,幫助更多人朝向幸福!

我也是,先在家排裏受益匪淺,得以重生。然後成爲家排的推廣者,幷打算學習家排,以此幫到更多的人。

而隨著接觸個案越來越多,我發現一個很常見的現象。就是個案結束後,案主仍不知所以然,不曉得下一步該怎麽做。

在此,身爲家排老學員及過來人的我,針對這個現象,說說我的想法和建議。

一般情况下,做個案的家排學員,都已經在自己困惑的問題裏糾結了很久,繞圈也繞了好長時間,一直期待著找到出口,希望自己走出來。然後,在瞭解了家排之後,經過幾番掙扎和猶豫,最終决定做家排個案。

2012年12月5日 星期三

邯鄲學步



                           邯鄲學步 
                                    
                                      天下有雪系列--嚴成剛  

                               (照片取自網路)

    再次來到邯鄲,忽然升起一種感覺,這句話我在哪裏用過。
驚人的相似的情景,驚人的相似的經歷,重複意味著這是一個未了的情結。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坎,而我竟然沒有邁過去。
這是一個必須完成的功課,竟然以這樣的方式顯現出來。

    火車晚點,抵達邯鄲的時候快九點了,第一次我遲到了。
昨晚沒有睡好,上課的時候有點飄,思維是略顯遲鈍的,但是感知却异常的敏銳。一上午下來,開場白幷沒有讓人聽得懂,反而是與母親的關係的練習中的幾個句子讓人印象深刻。

    三個句子,三個不同的人。

    第一個句子是:媽媽,我從你那裏什麽也沒有得到。

    第二個句子是:媽媽,我根本就不想長大,我就是以這樣的方式來拴住你。

    第三個句子是:媽媽,我無論如何都要幫助你,不管你願不願意。

    第一個個案竟然是70多歲的老太,更令人驚訝的是她要處理和老伴的關係。

    排列之中,兩個人的代表推推攘攘的動起手來。老太的代表先出手的,老伴的代表竟然也不示弱,的確有點讓人忍俊不禁——可愛的老兩口。

    女兒告訴我父親有個前妻,同時也是老太的表姐,去世前留下兩個孩子是老太帶大的。

    老太付出很多,按照通常的推斷,老太幫表姐帶大孩子,其功不可沒。老太固然不居功,但是內心不免有諸多的不平衡。這種不平衡就導致了老太對前妻多少有些缺乏尊敬。而這在家庭系統排列看來就是最大的問題。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拜前任,四夫妻對拜。三拜前任的意義僅次于二拜高堂,而且比之夫妻的相互尊敬更爲重要。

2012年8月2日 星期四

金庸武俠中的一個排列



轉載~~金庸武俠中的一個排列


作者:嚴成剛

這是我今晨的一個靈光咋現,金庸武俠中《天龍八部》裏竟然有這麽一個排列。至于到底是與不是,待我抄錄原來,請讀者來品鑒。

少林寺一場大戰之後,蕭峰、段譽、虛竹這三個結義兄弟各自揚名不說,還有令人震驚的少林寺方丈的偷情和自殺壯舉,然後更讓解惑的是,蕭峰的父親蕭遠山和慕容博的現身。奇峰突起的是,出現了一個聞所未聞的少林老僧。我所說的排列就是這個老僧做的。

孝即是最大的心理治療



照片攝影~謝皓之




轉載~孝即是最大的心理治療
——家庭系統排列的本土化思考之一

武漢嚴成剛

       心理治療是西方現代的一個發明。過去雖然沒有心理治療,但幷不代表我們對待心理問題沒有任何措施。以前只是缺少心理治療這個概念而已。在這裏我們嘗試去發掘歷史上有與心理治療作用類似的理念和方法。
我幷不把現代和古代當作對立的存在,而是同一個存在的延續。這是我在學習家庭系統排列的過程中感悟到的。

系統排列解讀“仁”




好文轉載~系統排列解讀


照片攝影~謝皓之
作者:嚴成剛
合我的思想的。
最初只有人字,後以二人相愛,人旁加二爲仁,故仁由人而來。仁固可作仁義解, 也可作人解。我認爲克己復禮爲仁的仁字,宜作解。以孔子之話作本論,《論語》中如孝弟也者,其爲仁之本歟觀過斯知仁矣井有仁 焉,這些仁字,都應作解。而一般學者以其字之爲仁,多曲爲之解,求其說,而不得要領。故上例我以字應作解。否則,井有仁焉,作仁 義之解,難以解通。又以其他著作爲旁證,可知人、仁同義。例如《禮記表記》說,人也謂施以人以忠恩也。人與仁同義……《論語》所謂人者仁也仁者愛人,即本此義。皆由于人、仁同出于一源,且關係密切。把仁字均解爲仁義,難以自圓其說、令人信服(引自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黃現璠 學術論文選》第464-465頁,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7月)。

2012年7月30日 星期一

家庭系統排列解讀金庸群俠的生生死死(二)



照片攝影~謝皓之

說是談生死,其實是談死。
因爲要說生,必然涉及前世今生、因果循環、生命輪回等東東。
我們必須很小心,而且我還不敢貿然去談論,而且由于虛構的人物,所以不可能談其生的。

郭靖的故事沒有蕭峰那麽凄慘,因爲郭靖只是死了父親,母親一直照顧他到成人。不可否認,郭靖的母親是死于自殺的,所以郭靖日後自殺式的爲國捐軀就很好理解。

郭靖的父親死于一場飛來橫禍,那是郭靖還在繈褓之中。對郭靖而言,除了出生之外,這是其生命中的最大事件(第二大事件是母親自殺)。所以,這次事件的影響是很大的,有這樣的遭遇,郭靖很可能不能活到生命的自然結束。

第一個預測是,在郭靖在父親遇害的那個年齡,郭靖會遭遇生死危機。
我們很難推斷具體的時間,因爲不是歷史,沒有確切的證據。我們都知道郭靖的母親死亡 的事件,那時是郭靖的一個生死時刻,這點應該沒有疑問。郭靖的年齡那時和父親遇害相仿。本來死的應該是郭靖,可是郭靖母親的直覺實在是太厲害。她一定知道 她的兒子到了父親遇害的那個年齡。一切都是命運在安排,她窺探了命運,必須付出死亡的代價,而且她也願意代替兒子死去,也願意追隨她的丈夫于地下。
郭靖的第一個危機以母親的代替死亡而安然度過。

第二個預測是,郭靖的第一個孩子出生時,郭靖將再一次出現生死危機。
郭芙很難說是郭靖的第一個孩子,我個人一直傾向認爲郭靖的第一個孩子是郭襄。在郭襄 即將出世的時候,金輪法王突襲襄陽城。黃蓉機智的引開了金輪法王,自己却陷入了絕境。必須指出,黃蓉也是一個苦命的孩子,一出生媽就死了。對孩子而言,追 隨母親而去的想法是存在的,這種想法在成人的內心也同樣在運作。一句話,黃蓉也是很難活到自然死亡的。所以,黃蓉選擇郭靖這樣一個將爲國捐軀的丈夫,幷徹 底的愛上了他,也願意夫唱婦隨,就一點都不奇怪。黃蓉是願意代替丈夫去世的,黃蓉其實內心有一個隱秘的動力,那就是她意願不生出來,直接陪伴母親離去就 好。我們替換一下角色,此時的黃蓉是她的媽媽,此時的郭襄是她自己。我們就會發現一切發生的事件都是在重複過去曾經發生的事件。
郭靖的這次危機因爲夫人和孩子的代替而又安然度過,不同的是,夫人和孩子都無恙。

郭靖還是會早死的,在父親在其繈褓中就遇害、母親自殺死亡,這樣的背景之下。只不過,郭靖的死亡選擇的是像一個英雄那樣的死去。在郭靖强大的家庭不幸的影響之下,影響不會直到郭靖這裏終止的。想像一下,某日黃昏,襄陽城破,郭靖夫婦協小兒郭破虜戰死的悲壯場景……
我甚至可以猜想,郭靖的兒子破虜一定先于其父母戰死。英雄的父親也會有一個英雄的兒子,根據家庭系統排列揭示的真相,兒子也是有動力代替父親而去的。

系統排列解讀金庸武俠系列之 《解析“雙重殺手”段正淳,定義真正的愛情》


轉載~系統排列解讀金庸武俠系列之
解析雙重殺手段正淳,定義真正的愛情
作者:嚴成剛




段正淳之死讓很多女人津津樂道的,她們普遍認爲段正淳是殉情自殺的,他的死讓很多女人非常的感動。
我在這裏要振聾發聵一下。
首先,段正淳在情場上是少女殺手
其次,段正淳在情場上還是少奶殺手
最後,段正淳並非是殉情自殺。


隨著段譽故事的進展,甘寶寶,秦紅棉,阮星竹,王夫人,康敏等一一現身。曾經的一場場情事,逐漸浮現在我們的眼前。風流倜儻,身世顯赫的少年公子,遇到一個又一個的美艶年輕女子以身相許。然而,每到最後要談婚論嫁的時候,我們的翩翩佳公子一走了之。看似瀟灑,實則是完全的不負責。要知道這些女子都已經有孕在身了,談婚論嫁實在是不得不爲之的事情。
一走了之,正是段正淳的護身秘笈。

很多人認爲段正淳是非常值得褒揚的,這一點確是讓人感概。這簡直就是中了段正淳的毒,到死都不悔改。因此,才能成就段正淳的第一重殺手身份——少女殺手。

這些女子未婚先孕,在那個年代承受多麽巨大的心理壓力啊,即便是開放的今天,這種壓力依然是巨大的。多年以後,這些女子對段正淳的溫柔手段還能够念念不忘。

段正淳和那些女人的第二次相遇,表明了段正淳的第二重殺手身份——少奶殺手。

此時那些女人都不再是豆蔻年華了,或者仍是單身、或者嫁人、或者喪偶;也不再是不經世事的無知少女,而是三十嘉年華的主婦了。
即便如此,這些女人還是再次飛蛾撲火,一方面固然是這些女人自身的問題,另一方面當然是因爲段正淳的風流倜儻,還有背後無可匹敵的身家。

只有一個女人是例外,那就是康敏。很多人說康敏惡毒,我卻說這是段正淳陰溝裏翻船的咎由自取。

這是段正淳玩弄女性的代價,我想當時段正淳被康敏制住的時候是非常清楚的,那是絕對怨不得別人的事情。康敏表現越是惡毒,越是說明段正淳那些行爲後果的嚴重性。

康敏的象徵也可以理解爲:淋病、梅毒和愛滋,以及被戴綠帽者的報復。

段正淳雖然秉性風流,用情不專,但當和每一個女子熱戀之際,却也是一片至誠,恨不得將自己的心掏出來,將肉割下來給了對方。眼看四個女子屍橫就地,王夫人 的頭擱在秦紅棉的腿上,甘寶寶的身子橫架在阮星竹的小腹,四個女子生前個個曾爲自己嘗盡相思之苦,心傷腸斷,歡少憂多,到頭來又爲自己而死於非命。當阮星竹爲慕容複所殺之時,段正淳已决心殉情,此刻更無他念,心想譽兒已長大成人,文武雙全,大理國不愁無英主明君,我更有什麽放不下心的?回頭向段夫人道:夫人,我對你不起。在我心中,這些女子和你一樣,個個是我心肝寶貝,我愛她們是真,愛你也是一樣的真誠!


這一段描述迷惑了多少女性。沒有遭受其中的痛苦,怎麽能够明白其中的酸楚。就好比我們不看貪官的犯罪事實,僅僅只看到他們的懺悔錄,我們一樣會被他們感動的。但是,你真正的看了他們的犯罪記錄,我想沒有人再會同情那些貪官。

很多人認爲段正淳是殉情自殺,金庸先生也是這樣描述的,我不這麽認爲。

段正淳是爲了他心中的負罪感而自殺。
一方面他就虧欠這些女人甚多,這些女人個個爲他養育女,他沒有盡到半天父親的責任。

當年段正淳一走了之,這些女子不僅僅是被拋棄,接著又發現自己未婚先孕,一下子獨自面對這麽巨大的變化。試想,那個做母親的能看著自己的孩子沒有父親,况且這樣的生活需要承受的壓力和艱難可想而知。段正淳不是虧欠她們,而且同時還虧欠自己的女兒

另一方面,這些女人都是因他而死的。慕容複殺她們是因爲要脅迫段正淳交出皇位給段延慶,段正淳沒有這麽做,而這些女子爲他付出了生命,他自然就需要以死相陪。假如段正淳連這也做不到,那才真是叫人唾棄呢?不僅武林中人瞧他不起,連平民老百姓恐怕也瞧他不起了。

當然,段正淳這一死,倒也合乎俠義道的精神。別人爲我付出生命,我以死相報。因此,段正淳並不是真正的殉情,而是要補償自己的愧疚。

怎樣才是殉情自殺呢?我認爲,葉二娘才是殉情自殺的典範。
其一,葉二娘幷沒有虧欠玄慈方丈,其二,玄慈方丈也不是因她而死。
就這兩點看來,段正淳的殉情自殺確實值得懷疑。

這樣看來,段正淳對那些女人確實談不上愛情了。
那什麽才是真正的愛情呢?
我對愛情的定義就是:愛你就要娶(嫁)你。娶(嫁)你一定要有行動,否則就絕不是愛情。

就這個愛情的定義我們來看,段正淳對那些女人是真正的愛情嗎?
我們再看那些婚外情和第三者情况,他們遭遇的是不是真的愛情呢?或者是以愛情之名的一場游戲呢?



不忠和三角關係

當一個女人把丈夫當孩子對待時,她會努力改進她的行爲舉止,好像那才是對他最好的,通常她丈夫就會去找情人。情人才是丈夫的真正伴侶。如果丈夫既和妻子保持良好的關係,同時仍然有情人,那麽情人扮演的很可能是他母親的角色。同樣道理,女人去尋找另外的情人也是如此,不是她丈夫對她當孩子一樣看待,就是她要在情人身上尋找父親或母親的影子。

生活在三角關係中的男人,還沉浸在母親的兒子的角色,要想解决,還是要回到父親的範圍。

在道德上,婚外關係常常是不可接受的。在這種情况下,一方有時會覺得無辜,似乎自己有權要求對方永遠專一,那真是一厢情願。負責伴侶關係的良知不會眷顧這樣的要求的,它只是維護連結的本質,維護付出和接受的平衡。受傷的一方常常以爲只要自己是真命天子就能獨霸伴侶,不必注重滿足對方的要求和願望。因而會用折磨的方式以求贏得對方回心轉意,而不會發揮愛的作用。

我只是就事論事。我對忠貞懷有深深的敬意,但並不是指强求的忠貞,不是整天說我是你的惟一,我可以給你一切就行。人們常常會遇上某個人,他突然闖入你的心靈,變得對你很重要。我們要尊重這一事實,就像尊重傷痛和損失的感覺一樣,只要發生了,我們都要客觀面對。這樣,這一際遇便能給伴侶關係帶來正面的影響。不必介意她怎樣發展,只有用愛才能找到真正令人滿意的解决。



2012年7月25日 星期三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


 轉載~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
                   嚴成剛2010-06-08
——談海靈格大師和他的家庭系統排列
金庸筆下有一個隱而未現的天下第一高手——劍魔獨孤求敗。關于他的故事只留下隻言片語供人回味。
他的武功究竟高到哪個級別,我們也只有憑藉這句劍魔獨孤求敗既無敵于天下,乃埋劍于斯。嗚呼!群雄束手,長劍空利,不亦悲夫!來遐想了。
獨孤求敗一生用過四把劍,第一把劍淩厲剛猛,無堅不摧,弱冠前以之與河朔群雄爭鋒;第二把 劍紫薇軟劍,三十歲前所用,誤傷不詳,乃弃之深谷;第三把劍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四十歲前持之橫行天下;第四把劍四十歲後,不滯于物,草木竹石 均可爲劍。自此精修,漸進于無劍勝有劍之境

第四把劍的境界實在是可望而不可及,而第三把劍的境界在書中是有記錄的。
原來那劍黑黝黝的毫無异狀,確是沉重之極,三尺多長的一把劍,重量竟自不下七八十斤,比之戰陣上最沉重的金刀大戟尤重數倍。那劍兩邊劍鋒都是鈍口,劍尖更圓圓的似是個半球。

接觸海靈格大師的家庭系統排列完全是偶然,一個意外,好像是一個奇遇一般。
1999年,我就算正式進入心理治療整個領域了。8年後的2007年才初次聽說海靈格大師的家庭系統排列。
自以爲也是好學之人,心理學和心理治療領域不敢說是無所不知,但是各派各家均有涉獵,不通也有所聞吧。然而,海靈格和家庭系統排列之名終沒有在其他的任何地方被提及過。
更爲不可思議的是,海靈格大師還活著,也來過中國大陸,究竟是什麽讓這樣一門非常有用的東西不爲人知呢?
這有點像令狐沖當年在思過崖面壁,無意中發現了華山派還有另外一派武功一樣。身爲華山派的大弟子也是在那時才第一次知道華山派有劍宗這回事。
我們都知道最後令狐沖是依靠劍宗的高手風清揚傳得的劍法獨孤九劍縱橫江湖的。

家庭系統排列被像旁門左道般的對待實在是因爲大多數都被自己的所學限制住了。他們停留在獨孤求敗的第一把劍和第二把劍的境地,要想突破而達第三把劍的境界,必須經歷有如楊過般的奇遇。
試想楊過當年所學實在是非常高明的武功,歐陽峰的蛤蟆功、全真教和古墓派的劍法、九陰真經、雙 劍合璧、黃藥師的彈指神通、洪七公的打狗棒法。那時的楊過已經是得天獨厚了,在年輕一輩中,已是武功第一了。然而要在武學上等一流之境,還是不够的。楊過 也在探索著整合之道,這談何容易。

尋常的小整合甚爲常見,但真要開宗立派的整合,確百年難得一遇。海靈格大師無疑完成了這樣的整合。
海靈格大師原來是天主教的牧師,16年後結束了宗教的修煉。用海爺自己的話說,我超越了那個階段。接著海靈格進入心理治療領域,最初在維也納學習精神分析、原始療法,莫雷諾的心理劇,接著學了NLP、薩提亞,艾瑞克森的催眠等。

2003年在內地的一個工作坊中,有人問海靈格,我在你的治療中發現了精神分析、心理劇、完形療法、NLP、還有催眠。海爺回答,這已經是完全不同的東西了。
這就好比做菜,我們加了不同的食物組合,同時也加了油鹽醬醋等等,已經不是原來的東西了。有人在美味中分辨出不同的食物譜,那是很厲害的美食家,就好比黃蓉和洪七公,但是只有黃蓉才可以做的出來。

可惜黃蓉沒有弟子,但是海靈格大師把他的工藝過程以錄像的形式原本的呈現了出來。
曾經很多人預言海靈格大師的工作無法複製,當然沒有人能够複製成海靈格大師第二,但是海靈格大師的工作方式是完全可以流傳下來的。
事實證明了這一點,全世界有幾千的排列師在以海靈格和家庭系統排列的旗幟下工作。在華人世界,臺灣的周鼎文大師、香港的鄭立峰和李中瑩老師,還有內地逐漸涌現出來的系統排列師,如2009年活躍在內地各大城市的石明泉,2010年走出瀋陽的家庭系統排列師趙阿貞,主持與道同行——中華系統排列公益工作坊的嚴成剛,主持愛的大道工作坊的林仕錕。

家庭系統排列帶給人的最多的感覺是震撼。走進家庭系統排列就是一個見證奇迹的過程。
就我個人的經歷來說,在20095月的時候,我認爲主持這樣的工作坊我還需要1年的時間,需要兩年的時間才能成熟。當年8月我接到邀請主持了兩個工作坊,非常的成功。也是在這一年的12月,我接連主持了兩個工作坊,一個2天,一個3天,3天的工作坊是我首個中華系統排列工作坊。這兩個工作坊的成功標志著嚴成剛融合了海靈格大師和尼爾斯大師的精髓的簡約而不簡單的排列風格形成。

家庭系統排列無論是帶給排列師還是當事人,抑或是參與者的變化都是非常迅速的。
在我的首個中華系統排列工作坊上,我親見了奇迹的發生。
一個强迫症在排列之後症狀突然奇迹般的消失了,一個分裂症在排列之後的第二天突然言語變得清晰。

引用金庸先生關于楊過練劍的描述,我覺得用來比喻我學習家庭系統排列的過程是再合適也不過了的。
如此練劍數日,楊過提著重劍時手上已不如先前沉重,擊刺揮掠,漸感得心應手。同時越來越覺以前所學劍術變化太繁,花巧太多,想到獨孤求敗在青石上所留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八字,其中境界,遠勝世上諸般最巧妙的劍招。
過得月餘,竟勉强已可與神雕驚人的巨力相抗,發劍擊刺,呼呼風響,不自禁的大感欣慰。武功到此地步,便似登泰山而小天下,回想昔日所學,頗感渺不足道之感。轉念又想,若無先前根柢,今日縱有奇遇,也决不能達此境地。

楊過沒有收弟子,不是因爲他不收弟子。試想武學之人,總希望有人繼承自己的衣鉢。
我想如果今日楊過複生,打著重劍無鋒,大巧不工的旗號去招募弟子,也會遇到像現今傳播海靈格的家庭系統排列一樣的尷尬。
很多人遇到了家庭系統排列,因爲局限于自己的所學,沒有能够真正的看到家庭系統排列的價值。只有少數人才能領悟這樣的境界,但是這些人必須先有磨礪,然後有見識,幷且還在尋求著突破,諸多因素集合在一起才可能成就一個家庭系統排列師的傳奇。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這是對家庭系統排列最好的闡釋。
試想楊過當年接連打敗當世三大高手,都是一招制敵。那是何等的鋒芒畢露。
家庭系統排列一旦如重劍出鞘,必然是以長驅直入,直搗黃龍。數十分鐘完成一個其他療法需要數周/數月乃至數年才可能完成的治療,這是何等的鋒芒。這樣的鋒芒幷不需要海靈格大師親自出馬,通常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系統排列師就足够了。

在家庭系統排列的治療中,療愈的力量幷不來自排列師。我把家庭系統排列師看作是在海岸邊上點燈的人。
當事人的心靈漂泊在黑暗無邊的大海之上,看不到大地的方向。縱然他需要抵達的大地就在身旁,他可能依然無法看到。排列師進入當事人的家庭系統中,迅速找到當事人要抵達的大地,在那裏點亮明燈,然後全然的離開。這就是家庭系統排列的工作。
一個排列師不需要去陪伴當事人在那黑暗之中,也不需要幫助當事人推動他的心靈之舟,也不需要協助他穿過重重障礙,他只是點亮那盞燈。對當事人而言,家庭系統排列已經做了最重要的工作,剩下的需要當事人自己來完成。

家庭系統排列的目標幷不是療愈,而是指出一個方向,清除存在的障礙。療愈是否來臨,什麽時候來臨,已經不是排列師需要關注的點了。排列師完全信任當事人自己系統的動力,因爲他相信那裏有更大的力量。
功遂身退,功成而弗居,排列師做完該做的部分就要準備好投入下一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