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0日 星期三

自由

當我們呱呱墜地時是自由的,吃、喝、拉,隨我們高興。但是自從被框在嬰兒床上起,我們的不自由便開始了,也從那時起開始了對「不自由」的抗爭。

終自己的一生,我們都以為自己從來沒自由過…

「不可以碰!」所以四下無人時,便趕緊去碰。
「不能開!」所以沒大人在時再去開!
「不要玩!」在沒人注意時偏偏去玩它!
「不可以這樣,不可以那樣…」小小孩在行為上框住了,但頭腦裡充滿了叛逆!

沒自由去選學校、沒自由去選行業、沒自由選「家人」!最後,如果不能面對死亡,那麼我們「可能」連選好自己墓碑的自由都沒有。

為了對抗「不自由」感,讓自己憤怒、沮喪、孤獨和悲哀,甚至以選擇上癮酗酒、電玩、藥物和性來幻覺:自己終於創造自由了!然而這自由感的短暫,因為不是自己真正的想要,而幻化一場。

如果憤怒可以持續,是心靈意識放任心去--自由的持續;如果悲情可以持續,是心靈的選擇讓心--自由的悲情。原來自由也是不自由,不自由也是自由。倒底是自由框住了不自由,還是不自由框住了自由呢?這有點像莊周夢蝶了。

「我就要考試了,所以要你幫我!」
「我必須回去煮飯,所以不能…」
「我要幫女兒坐月子,一個月不能…」
「我一定要吃有機蔬食,不然馬上生病!」
「我必須念完三次金剛經才能上班。」
「賺錢是為了繳保險費。」

這類的語言充滿了受迫害的不自由,充滿著弔詭,而在這些行為的背後是有意圖的,這意圖就是:我想要愛,然而我用我的自由來換取!

海寧格說:沒有人是自由的,除非我們認清自由的本質,自由是承擔了自己應負的責任之後,心,才自由了。

「接受」是得著自由的不二之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