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0日 星期一

(轉載) 面對兩難 該何去何從

面對兩難 該何去何從


作者:  凌平

「退一步,海闊天空」,生活就是這麼輕鬆自在,你不妨也來試試看唷!
發生船難了!救生艇已經滿載,落水乘客哀嚎求救,此時如果再有人上救生艇,救生艇將翻覆。而你是僅存的船員,這些乘客必需依靠你的指揮才能脫險,你該怎麼辦?眼睜睜看著水面上浮沉的乘客滅頂,還是冒著救生艇翻覆的危險救人?
商場上所面臨的問題也許不那麼驚心動魄,但是兩難的抉擇經常發生在生活及工作中,這種「對與對的抉擇」比起「對與錯的抉擇」要困難的多了。例如:究竟是該加班為公司盡忠?或是回家陪家人吃飯?這些看起來很小的問題,卻經常使人內心產生不少的掙扎。
大我和小我的區別
有一天,美國總統雷根得到一個機密的情報,一位記者朋友想盡辦法向雷根打探消息。雷根臉帶嚴肅的問記者:「你能保守秘密嗎?」記者急忙回答:「當然可以。」雷根卻微笑著跟記者說:「那我也可以。」
每一個選擇背後都代表著一種價值觀,例如善良、自利、他利、忠誠、信任、親情等等。對雷根來說,誠實與國家利益重於友情的價值觀。有些價值觀的衝突容易取捨,但有些則讓人陷入交戰。
多重角色的困惑
我們在社會上同時扮演著許多角色,可能是部屬、主管、爸爸、兒子、老公等,也可能是某社會的公民、某團體的代表、意見領袖......。這些角色的背後也都有其責任及價值觀,這其實就是衝突的根源。
對中含錯的衝突
現實是殘忍的,有時候必需面對「對中含錯」的衝突,也就是必需要做一件錯的事情才能成就對的事。這中間的對錯沒有標準答案,其中的掙扎也不足言道了。
例如:好萊塢的一部電影「血鑽石」,對非洲著名的生產鑽石的國家「獅子山(Sierra Leone)」因爭奪鑽石利益而引發內戰的情況提出思考。我想任何一位具有正義感的人都不希望自己變成「血鑽石」的幫兇,但如果你是這家公司的採購人員,面對公司交代下來的任務,要如何自處呢?而你肩負家計、兒女的學費、生活費等,你要如何抉擇?
白色巨塔的衝擊
知名日劇「白色巨塔」描述醫院裡面的激烈鬥爭。劇中兩個年輕醫生──財前跟裏見的思考模式呈現出很大的對比。財前體認現實的殘酷無情,以精明大膽的方式積極爭取、抓住並使用權力;而裏見則堅守自己的道德信念,身體力行,不為自身利益而妥協。這樣的行為很崇高,卻也讓很多人覺得不符現實。
財前醫生所面對的也是屬於「對中含錯」的衝突,他認為必需先抓住權力才能完成理想,而過程中的不道德是可以接受的。
價值觀的衝突會不斷發生,哲學家幾千年來爭辯不休,也沒有一種標準答案。相較於許多現代人「鴕鳥式」的道德價值觀,(認為想那麼多做什麼?)還是有一些比較好的方式來面對這樣的困境。
大是大非的問題
面對重大問題時,我們要能做出正確的判斷。例如:著名紀錄片「辛德勒的名單」中,辛德勒原本只是一名以利潤至上的工廠老闆,在納粹迫害猶太人的時候,他逐漸覺醒,開始主動僱用猶太人以保護他們免於被屠殺,在他的善心與保護下,許多猶太人得以保住性命逃過大難。
這種大是大非的問題不見得每一個人都能遇到,但是這是身為一個「人」所要做到的責任,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給自己片刻寧靜
人在雜亂的現實當中常常會迷失自我。古羅馬皇帝與哲人奧里略在他的日記中說:「唯有在自我沈澱的時候,才可以補充善的知識。」「經常讓自己有靜思的時刻,才能持續讓自己重生。」
日理萬機的哲學家皇帝經常利用晚上士兵就寢後的時間沉澱自己,反思自己一天的所作所為。因為只有不斷認識自己,才不至於在現實中迷失,才能知道自己有沒有朝理想邁進,為自己灌注新的活力。
活在當下
奧里略曾說:「就算你能活3千年或3萬年,別忘了,一個人唯一能失去的一生就是他當下所過的那一生。」又說:「人只有活在現在,就是當下這一刻,其他的不是已經過去便是尚未到來。」活在當下的態度是讓我們能對所做的事情負責,而不是活在悔恨當中。
人生當中無可避免會面臨很多困難與挑戰,但是現實不像哲學家的假設毫無彈性,而是有很多未知的變數。有智慧的人不在困境中看問題,而是跳脫出來,用別人意想不到的方式讓事情能夠圓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