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0日 星期日

(轉載) 巴納姆效應(Barnum Effect)

巴納姆效應(Barnum Effect)

什麼是巴納姆效應
  一位名叫肖曼·巴納姆的著名魔術師在評價自己的表演時說,他之所以很受歡迎是因為節目中包含了每個人都喜歡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鐘都有人上當受騙"。人們常常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心理學上將這種傾向稱為"巴納姆效應"

  有位心理學家給一群人做完明尼蘇打多相人格檢查表MMPI)後,拿出兩份結果讓參加者判斷哪一份是自己的結果。事實上,一份是參加者自己的結果,另一份是多數人的回答平均起來的結果。參加者竟然認為後者更準確地表達了自己的人格特徵。

  巴納姆效應在生活中十分普遍。拿算命來說,很多人請教過算命先生後都認為算命先生說的"很准"。其實,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點。當人的情緒處於低落、失意的時候,對生活失去控制感,於是,安全感也受到影響。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賴性也大大增強,受暗示性就比平時更強了。加上算命先生善於揣摩人的內心感受,稍微能夠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立刻會感到一種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來再說一段一般的、無關痛癢的話便會使求助者深信不疑。

巴納姆效應分析
  愛因斯坦小時候是個十分貪玩的孩子,他的母親常常為此憂心忡忡。母親的再三告誡對他來說如同耳邊風。直到16歲那年的秋天,一天上午,父親將正要去河邊釣魚的愛因斯坦攔住,並給他講了一個故事,正是這個故事改變了愛因斯坦的一生。

  父親說:昨天我和咱們的鄰居傑克大叔去清掃南邊的一個大煙囪,那煙囪只有踩著裡面的鋼筋踏梯才能上去。你傑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後面。我們抓著扶手一階一階的終於爬上去了,下來時,你傑克大叔依舊走在前面,我還是跟在後面。後來,鑽出煙囪,我們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你傑克大叔的後背、臉上全被煙囪裡的煙灰蹭黑了,而我身上竟連一點煙灰也沒有。

  愛因斯坦的父親繼續微笑著說:我看見你傑克大叔的模樣,心想我一定和他一樣,臉髒得像個小丑,於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裡去洗了又洗。而你傑克大叔呢,他看我鑽出煙囪時乾乾淨淨的,就以為他也和我一樣乾乾淨淨的,只草草地洗了洗手就上街了。結果,街上的人都笑破了肚子,還以為你傑克大叔是個瘋子呢。

  愛因斯坦聽罷,忍不住和父親一起大笑起來。父親笑完後,鄭重地對他說:其實別人誰也不能做你的鏡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鏡子。拿別人做鏡子,白癡或許會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在2000年前,古希臘人就把認識你自己作為銘文刻在阿波羅神廟的門柱上。然而時至今日,人們不能不遺憾地說,認識自己的目標距離我們仍然還很遙遠。探索其原因,我們不能不提到心理學上的巴納姆效應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既不可能每時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總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地位來觀察自己,於是只能借助外界資訊來認識自己。正因如此,每個人在認識自我時很容易受外界資訊的暗示,迷失在環境當中,受到周圍資訊的暗示,並把他人的言行作為自己行動的參照。巴納姆效應指的就是這樣一種心理傾向,即人很容易受到來自外界資訊的暗示,從而出現自我知覺的偏差,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

避免巴納姆效應的途徑
  要避免巴納姆效應,客觀真實地認識自己,有以下幾種途徑:

  第一,要學會面對自己。有這樣一個測驗人的情商的題目是:當一個落水昏迷的女人被救起後,她醒來發現自己一絲不掛時,第一個反應會是捂住什麼呢?答案是尖叫一聲,然後用雙手捂著自己的眼睛。

  從心理學上來說,這是一個典型的不願面對自己的例子,因為自己有缺陷或者自己認為是缺陷,就通過自己方法把它掩蓋起來,但這種掩蓋實際上也像上面的落水女人一樣,是把自己眼睛蒙上。所以,要認識自己,首先必須要面對自己。

  第二,培養一種收集資訊的能力和敏銳的判斷力。很少有人天生就擁有明智和審慎的判斷力,實際上,判斷力是一種在收集資訊的基礎上進行決策的能力,資訊對於判斷的支援作用不容忽視,沒有相當的資訊收集,很難做出明智的決斷。

  有一個故事說,一個替人割草的孩子打電話給一位陳太太說:您需不需要割草?陳太太回答說:不需要了,我已有了割草工。這個孩子又說:我會幫您拔掉花叢中的雜草。陳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也做了。這孩子又說:我會幫您把草與走道的四周割齊。陳太太說:我請的那人也已做了,謝謝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孩子便掛了電話。孩子的哥哥在一旁問他:你不是就在陳太太那兒割草打工嗎?為什麼還要打這電話?孩子帶著得意的笑容說:我只是想知道我做得有多好!

  這個孩子可以說是十分關心收集針對自己的資訊,因此可以預見他的未來成長以及可能取得的成就,絕非是一般小孩子能比。

  第三,以人為鏡,通過與自己身邊的人在各方面的比較來認識自己。在比較的時候,物件的選擇至關重要。找不如自己的人作比較,或者拿自己的缺陷與別人的優點比,都會失之偏頗。因此,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條件相當的人作比較,找出自己在群體中的合適位置,這樣認識自己,才比較客觀。

  第四,通過對重大事件,特別是重大的成功和失敗認識自己。重大事件中獲得的經驗和教訓可以提供瞭解自己的個性、能力的資訊,從中發現自己的長處和不足。越是在成功的巔峰和失敗的低谷,就越能反映一個人的真實性格。


  有人說成功時認識自己,失敗時認識朋友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歸根結底,我們認識的都是自己。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時,都應堅持辨證的觀點,不忽視長處和優點,也要認清短處與不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