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1日 星期四


比“堅持到底”更難的是“見壞就收” | 原創


原創: 周宏亮 
“左思寫《三都賦》花了10年,李時珍寫《本草綱目》花了30年“。類似這種堅持到底的名人事例不勝枚舉。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有一顆堅持到底的心,不能輕言放棄,半途而廢。
當然,如果我們所選擇的事業,是真正適合自己秉性和天賦的,那麼堅持到底的確是一個值得讚揚的品質。那些人就好像攀登高山的勇士,不顧風雪的肆虐,在日復一日的奮鬥中走向人生的新巔峰。
但是,如果我們不小心走在一條錯誤的路上,堅持到底只會讓我們南轅北轍。
就好像在機場等一艘永遠也不會到來的船,即使付出再多的時間和心血,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在我國漫長的歷史上,班超就是一個知道及時止損和見壞就收的聰明人。
班超,出生于東漢的名門望族,從小浸潤在翰墨詩書的文化氛圍之中,他的父親是曾經寫下《北征賦》、《覽海賦》和《史記後傳》的班彪,他的兄長是寫下《漢書》和《兩都賦》的班固。

班超年輕的時候也苦讀詩書,力圖繼承家族的文學遺產。可是他卻發現自己並不喜歡每天坐在書房安心閱讀的日子,他性格好動,渴望去烽火硝煙的戰場上建功立業。
有一次,班超在寫文章的時候,突然感到一陣莫名的厭煩和苦惱,他想要逃離出這逼仄的書房,去廣闊的天地裡做著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於是班超扔下了筆,感歎道:“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間乎?“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投筆從戎的典故,班超知道自己不是舞文弄墨的這塊料,也沒有什麼興趣,所以他知道見壞就收,及時止損,最終成為了我國東漢時期的著名軍事家和外交家。
見壞就收,是一種捨得的智慧。面對生活中那些沒用的、過時的、以及不適合自己的東西或者人,我們要懂得捨棄和放手,以長遠和全域的眼光及時止損。
我因為不知道“見壞就收“的道理而吃了很多的虧。比如說,上週末的晚上,我一時興起去影院看電影,看了開頭十分鐘就感覺影片俗套而沒有邏輯、索然無味。
可是我卻捨不得走,總想著“來都來了“,便強迫自己在黑暗的電影院了乾巴巴地坐了兩個多小時,中間還睡了一覺。

再比如說,去年雙十一的時候,我趁著網店打折的優惠,買了一個電烤箱。遺憾的是,用了三個月就出問題了。烤食物的時候受熱不均勻,比如說烘焙蛋糕,左邊還是生的,右邊就已經烤焦了。
本來一個烤箱不好用,不用就沒事了。可是我總想著:“買都買了,不用多可惜“。有一次,我用烤箱烤牛排,結果一放進去就冒煙,全燒焦了。
媽媽看到以後歎了一口氣,把裝著牛排的烤箱扔進了垃圾桶,對我說:“你啊,不知道見壞就收,從小到大就喜歡留著些沒用的東西,捨不得扔“。
媽媽的話讓我恍然大悟,生活中不僅僅需要“見好就收“,也需要“見壞就收“。

扔掉一個壞烤箱很容易,難的是扔掉那種“來都來了“就捨不得走的心態。做事情堅持到底,那是很難的;可比它更難的,是發現不對勁以後、見壞就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