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4日 星期五

一念之轉﹣找出痛苦背後的想法

一念之轉﹣找出痛苦背後的想法

摘錄文章出處:心光網 / 心光網編輯部


雖然人們常常談論如何調整自己的想法,有關的論調也充斥世間,事實上,沒有任何人掌控得了自己的想法。於我而言,我不是放下我的想法,而是用瞭解去面對它們,於是它們放下了我。

所有想法,就像徐徐微風、樹上的葉片或落下的雨滴那般,是自然而然出現的,透過反躬自問,我們成為好友。你可曾同意一滴雨落下?雨滴不屬於個人所有,就像念頭也不屬於個人。所有痛苦的念頭,一旦你能徹底瞭解,下次再出現時,你可能發現它變得有趣,昔日的夢魘如今只剩下有趣或有意思。下次它再出現時,你也許會感到可笑。再下一次,你甚至不會注意到它的存在。這就是愛上真相所帶給你的力量。

覺察你的故事

我常使用故事這字眼來形容我們深信不疑的各種想法,或一連串想法。一個故事,可能涉及過去、現在,或未來;它可能述說事情應該怎樣、可能會如何,或為何如此發生。當有人一言不發地走出房間時;當某人面無表情或沒回電話時;或陌生人對你面露微笑之際;在你拆開很重要的信件之前;或你的胸口感受到一股莫名悸動之後;當你的老闆請你到他的辦公室;或是你的伴侶以某種語調跟你說話……這些時刻,你心裡不自覺地浮現各式各樣的故事,一天不下數百回。所有的故事全是未經檢驗、未被審查的想法,都在告訴我們這些事件的特有意義,而我們毫不覺察它們充其量只是我們的推論而已。

當你不知不覺地接受那些未經審查的推論時,你就是陷入我所謂的。夢,經常會變成煩惱,有時甚至轉變成夢魘。這個時刻,便是你練習轉念作業的契當時機,誠實地檢驗你的信念的真實性。轉念作業會讓這類令你不舒服的故事愈來愈少。沒有故事時,你將會是怎樣的人呢?你的世界有多少是由未經審查的故事組成的呢?你永遠不知道,除非你往內探問你自己。

找出痛苦背後的想法

所有我們經歷過的壓力,無一不是因為執著於不真實的想法造成的。每個不舒服的感受背後,都存在著一個不真實的想法。風不該吹個不停我先生應該同意我,就這樣,這些想法必然跟真相爭辯在先,緊接著,我們才會感受到壓力,然後我們再依著那個感受去行動,造出更多的壓力來。然而,我們始終不願去瞭解根本的原因——那些想法、那些故事——卻寧可從外境下手,設法去改變別人,或是藉由性、食物、酒精、藥物,或金錢,得到暫時的慰藉,還兀自以為一一掌控得宜。事實上,我們隨時都會受情緒的打擊而一蹶不振,所以,記住這一點,會大有幫助:任何壓力感受正如一個鬧鐘,善意地提醒你:你被逮入夢境裡了。不論是沮喪消沈、痛苦和恐懼,都是一項禮物,它們說:請看一看你現在的想法,你正活在不真實的故事裡。而活在不真實的故事裡,是不可能沒有壓力的,如果我們不尊重鬧鐘,就會設法從身外尋求改變,想要操控這些感受。通常感受會比念頭先出現,所以我說感受其實是個很好的鬧鐘,讓你知道自己的想法有待審查。透過「轉念作業審查不真實的想法,常能帶你返回你自己的真相裡。如果你相信另一個不真實的自己,或活在任何不愉快的故事裡,你不可能不感到痛苦。

很顯然,抱有某個想法之前,你沒有痛苦;有了這個想法,你便陷入痛苦裡。當你認出想法的不真實,自然就不再受苦,這就是轉念作業的功效。當我有那想法時,我會如何反應呢?此時,你正在痛灼你的手;倘若沒有那想法,我將會是怎樣的人呢?你一看清,就不再受火的燙烙了。我們在反省自己的想法時,如果感受到手被燙著,便會自然地返回原點,根本無需別人提醒。下一次,當這個想法再度升起時,內心便自動遠離火場。轉念作業邀請我們覺察內心的因果關係。一旦認出這個關係,所有的痛苦便會開始自行化解。

反躬自問

我把反躬自問這字眼當成轉念作業的同義字。反躬自問inquire)或審查investigate),就是讓一個想法或故事接受四句問話反向思考的考驗(請見下章)。多半時候,人們處身在混亂或痛苦的世界,而反躬自問正是結束混淆、化解痛苦,進入內心平安的一種方法。更重要的,反躬自問能讓我們領悟到,一切答案原來都在我們內,而且永遠都在。

反躬自問不僅是一項技巧,它能從內心深處把我們本有的存在真相帶回生命裡。練習一段時日後,反躬自問便會在你內自行運作。一有念頭出現,反躬自問隨之現身,為它們找到平衡,成了它們最佳的夥伴。這內在的夥伴能讓你成為一位仁慈、靈活、無懼,而且幽默的聆聽者,成為你自己的學生,一位值得信任的朋友,既不怨恨,也不批評,更不懷恨,因而活得清澈了悟,自由自在。到了最後,這種醒悟自動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平安和喜悅也顯得那般自然而必然,又密切又牢固地融入你內心的每個角落,進入每個關係和經驗裡。整個過程如此微妙,你甚至可能意識不到,只知道過去的你真是苦不堪言,而現在,不再受苦了。

你若非反躬自問, 便是執著於一向的想法, 此外,你別無選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