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8日 星期四

家族傳統中的愛



家族傳統中的愛
                                      本文摘自Nelles著作─幸福的修練

                                                                            攝影:謝皓之

    有一次,來諮商的是一名三十出頭的年輕女子,她想和丈夫離婚。我問她:「妳確定要分手嗎?」她語帶挑釁地回答:「沒錯。」

    但我聽了也沒說什麼,只等待了一下。她便的有些不安、有些尷尬,然後接著說:「或許我也不是真的很想這麼做,不,事實上我並不想分手。」

    她的挑釁行魏讓我看到一些脈絡,與她的談話越深入,我越清楚看到背後的成因。她的丈夫為了她背叛母親,而她現在對待先生的方式(她說了許多和先生之間的事)就像一個叛逆的小孩面對母親的態度一般。

    我告訴她:「請想像一下,妳現在面對著妳的母親,並且對她說:『媽媽,我很小,妳很大。這樣很好,妳是我的母親,我是妳的小孩。』」

    她的眼睛立刻濕潤了。「這句話給我很大的幫助,我終於長大了。」在此之前,從沒人當她是有兩個孩子的媽媽,總把她當成一個年輕的小姑娘,任何人都能給她忠告及說教,這樣的狀況讓她很不舒服。
    我說:「妳的內在小孩終於有了位置,她不需要再引起注意了。當妳面對父母時得當小孩,這樣妳才能真的長大。」

    這些行為的背後當然也暗藏了家族傳統,而不單純是幼稚的舉動、挑釁、拒絕正確的位置,都是受到家族傳統的影響。例子中的這位女性可能內在與外婆,或更可能是與父親之前的女友命運相連結,由於對方是自己母親的競爭對手,她在不自覺的狀況下接收了競爭者的角色,從而不想服從自己的母親。

    只要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牽絆何來反倒變的次要。解決之道在於引用包含敬意的句子,在心中想像自己對母親深深的一鞠躬,如此一來這位太太就能得到自由,能以成熟女性的方式與自己的先生相處。

    這是家族傳統隱藏在後代的典型例子。在某個餐會上,隔壁的陌生女士詢問我的職業,於是我提到了家族傳統的原理,她聽了之後一點也不驚訝(我自己倒是第一次為家族傳統的道理讚嘆不已)。她說:「這沒什麼,我在不久之前也發現了這種情況。我外婆的第二任丈夫小她七歲,我媽媽的第二任丈夫小她七歲,我也一樣,我第二任的先生也比我年輕了七歲。」

    但是,她沒有發現的是,她和第一任丈夫的離異並非她的本意,而是受到家族傳統的影響。(她的第一任丈夫在她家隔壁蓋了一間房子,他也陪同她出席餐會,我剛開始還誤會他們是夫妻)

    「家族傳統」的成因在於家族系統,它與個人的婚姻或伴侶間的個人生活經驗並無關連,也於他們的童年際遇無關;在前一個例子中,問題的起源和女方的原生家族有關,這位女性完全不知道自己承繼了家族中女性的命運。由於外婆在五十歲那年失去了丈夫,所以她「相信」自己也不能繼續擁有先生,這份對外婆盲目、無意識的愛,讓她們的命運相連:都得失去自己的丈夫。

    在家族系統排列中廣為人知的是,父母離異的孩子會為父母離異的行為受苦極深,他們長大成人後,離婚的機率也比較高,而他們的孩子則又重複了她們當年因父母離異所受的苦痛。

    情侶之所以想分手,背後可能也受家族傳統的影響,特別是兩人相愛也想廝守一生,但現實卻不從人願時,通常都和家族傳統有關。

    有位五十歲的婦女來找我諮商。她的孩子都長大成家,她也當了祖母了;她和先生結婚快三十年,但是她笑著說自己必須離開先生才行。在這種嚴肅的情形下還笑得出來的話,清楚地暗示了:她的狀況應該是出自對家族的愛及忠誠,並且和家族中某位祖先的命運連在一起了。

    由於覺得忠誠及命運相連的感覺很好,不會有罪惡感,因此出自忠誠及愛而讓人作出蠢事─這筆因為不聰明而做出傻是來得嚴重多了。

    我幫她做了排列,隨機找了一個女性學員代表她,又找了一個男性學員代表她先生,讓兩位代表相距約兩公尺面對面站著後,我退到一旁靜觀其變。

    太太代表往後輕輕地動了動身體,但她試著不要移動。我們看到彷彿有股力量將她往後拉,她想原地不動,但腳跟又站不住,只得向後踉蹌了幾步,而先生代表一直都以溫柔、友善的眼光注視著她。
    整個狀況看起來,就像有人在背後用繩子拉著他,對我而言這代表了與家族的過去有關,於是我問她:「家族中的長輩,像是妳的祖父母,在他們身上有發生過什麼特別的事嗎?」

    她回答:「在我祖母五十歲那一年,我祖父突然撒手人寰過世了。我今年剛好也五十歲,這跟我祖父那件事有關嗎?」
    我說:「讓我們來看一下好了。」然後我又找兩名學員來當祖父母的代表。此時,太太代表停止了想往後退的舉動,她目光溫和地看著先生代表,同時緩緩地走向他,把頭靠在他的肩膀上─活脫脫就是一對幸福的伴侶。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原生家庭的教育,影響著我們對待異性及看待伴侶關係的觀念及想法,但是大部分的人無意識地受此影響,直到自己察覺到這個作用力時,才明瞭它的存在。因此,如果能正面看待衝突的意義,危機就成了轉機,在衝突中,人們可以學習並成長。

    衝突就想是一面明鏡,在鏡中可以清楚看到自己,當我們準備好了,學習之路也就開始了,我們不在怪罪伴侶是造成爭吵的元凶,反而視衝突為學習的機會,我們藉此看到了自己,內在也由被深處的命運牽絆,轉而為有機會成長和蛻變。

    並不是說,愛應該如何、如何,這只是描述當人全然投入愛中的情況,愛不會奪去自由,這只是描述當人全然投入愛中的情況,愛不會奪去自由,在愛中我們反而得到完整的自由。當我們的愛不會被對方的作為左右時,我們就不會依賴這份愛;雖然與對方有深刻的連結,但我們並非不自由。當我們的愛不會被對方的作為左右時,我們就不會依賴這份愛;雖然與對方有深刻的連結,但我們並非不自由。事實上,愛甚至能透過被愛者再傳遞出去,因此越不被「僅能對特定對象有愛」的想法束縛住,我們越有愛人的能力,而越有愛人的能力,就越不會被個人小愛所侷限,愛能發展成無私的大愛。

    事實上,新的關係和家庭不僅讓我們看到不自覺中承擔原生家族傳統的牽絆,伴侶雙方也承繼了各自的家族傳統,兩人同樣都是不完美的。然而,當雙方願意彼此分享、一起學習、就能互相支持各人的成長,以及關係中的共同成長。愛的力量,將使他們能夠承擔一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